欢迎访问郑州市第十九高级中学网站

  • 校园精神:仰望星空 崇尚实干
  • 理念:发展教育
  • 校训:诚毅朴雅
  • 培养目标:健康 健美 健全 高雅 高贵 高尚
校内新闻

《郑州日报》整版报道“郑州十九中的故事”

作者:图/文:郑州市第十九中学责编:郑州市第十九中学发布日期:2017-05-25

20170525《郑州日报》整版报道“郑州十九中的故事”

“我喜欢呐喊的誓词,

我喜欢清甜的栀子,

我喜欢周六的傍晚被行李装满的‘狂欢’,

我喜欢旋转的迎春,

我喜欢饱餐的黄昏,

成熟的枇杷,

蓬勃的枝芽,

我喜欢……

我喜欢你,你应该也知道。”

近日,一首郑州十九中星空合唱团改编版的《我喜欢你》在校园内外好评如潮。词作者是该校的三名学生,他们用三十二个“我喜欢”描绘了十九中每人每天的生活,这些片段或是正在进行,或是每个人的曾经。无论是“淡蓝色的游泳馆”,还是“懒洋洋的足球场”,都记录着每一位师生充满活力的青春,留下了令人难忘的校园故事。

为每个孩子私人定制

不久前,台湾师生访问郑州十九中,走进老杨的课堂。

当这节课即将圆满结束时,老杨的思维却转了个弯,她点名让阿宝朗读《醉翁亭记》最后一段。当老杨提到阿宝名字的时候,小伙伴略感惊讶,瞪大眼睛看着老杨,都为她捏着一把汗。

阿宝是班上一个贪玩的孩子,读书学习是他的弱项,文言文更是令他一头雾水,上语文课对于他来说,是一种煎熬。在两岸交流这样郑重的场合提问他,在很多人看来,就是一种冒险。但在老杨看来,课堂的圆满就是孩子的成长,而不是不出错。

阿宝很尽力,居然读得流畅,虽然太过关注字音的精准,没有读出韵味与情感,但大家都知道,这是他最好的状态了。他读完,小伙伴情不自禁鼓掌,台湾朋友也热情附和。阿宝笑逐言开,神采飞扬。

课后,老杨对阿宝说:“我猜,你会慢慢爱上语文。我等你。”

这个孩子目光炯炯,却又羞涩一笑:“嗯。”

在老杨心中,孩子总是有无限可能的,只要老师不断尝试探索。孩子不够好的时候,不要把他们推到对立面上,而是要把他们拉到身边来,彼此靠近。

老杨,是郑州十九中的“名人”——杨卫平。她是教育界“微记录”的领军人,已经出版《笑着做教师》《被学生感动的56个故事》《为课痴狂》《好老师教你做好父母》等多部教育专著,她是全国优秀语文教师、全国著名班主任、首届河南省名师、特级教师。

但在老杨心中,她只是一个普通的老师,坚持为每一个学生的成长私人定制。最近,她正忙活着自己的小目标——在这个春意盎然的季节里,为所教两个班的每个学生拍一张照片,写一段话,取名叫做《我在春天里看着他们长大》。

“你是俊朗活泼的大鹏,你是求知快乐的学子,你是敢于质疑的少年,你是一个值得期待的春天。”

“小小的女孩,安静的女孩。我一直记得,当我的手被你作业本的订书钉划伤,你送来创可贴的温暖,创可贴被我夹在书页间,你的情意我记在了心间。谢谢你,有你,我才可以如此欣喜。”

…… ……

在杨卫平的心中,爱,是她作为老师的天职,每个孩子都是她的全世界。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在十九中的一间教室里,一个年轻的女孩正被一群热情的学生和家长包围着,大家一起翻看着一本册子,时而笑逐颜开,时而热泪盈眶。

原来,这个女孩是十九中一位年轻的班主任——张幸。而围绕在她身边的,都是她上一届所教的学生及其家长。听说“梦十四毕业册”出炉,大伙儿都赶来一起分享这份喜悦。

在张幸心中,遇见仿佛是一种神奇的安排,它是一切的开始。2013 9 月,张幸迎来了生命中的第一届学生。三年绵长的时光长河里,记忆因为相遇而变得弥足珍贵。本就喜欢记录身边的人和事的她用一张张的照片记录下学生的成长,用一段段视频记录下他们的点点滴滴,用一段段文字书写着校园的故事。

毕业就像突如其来的终止符,将一切美好生活全部打散。看着空旷的教室,翻着三年来拍下的照片,如何让彼此的相遇、相识、相知,化作一段宝贵的记忆?张幸思考着,寻找着,萌生了制作“梦十四毕业册”的念头。

说干就干,张幸打开电脑,搜罗素材。按年级、按事件,她将三年来上千张的照片,一一归类整理,筛选出有代表性的照片,修图、撰写文字;联系班委、学生,整理出每一个人的特色小传;设计毕业册的目录,撰写一项项具体的内容;编写卷首语……张幸一个人梳理着三年来的点点滴滴,看着一页页文档的生成,看着一张张照片,回忆涌上心头。

经过20多天没日没夜地整理、撰写、排版、校对,毕业册最终在100页画上了句号,颇具绘画天分的学生还给毕业册设计了一个专属的“梦之翼”的封皮。

“作为年轻的教师,我们没有精湛娴熟的教育艺术,却有着用不完的热情和干劲。”张幸说。现在,她已经是七年级明德五班的班主任,她会继续捕捉生活中、学习中,学生成长的每一个细节。三年后,同样用这份深情的陪伴谱写“明德五班”的专属纪念册。

师徒同堂为爱而传承

再优秀的师范生,由学生转变成为一个老师,都如同脱胎换骨一般艰辛而漫长。在十九中当语文老师已经24年了,可是初为人师的情形却时常浮现在在潘新宇的眼前。

还记得刚来学校时,老教研组长张文献老师的语文课本上,红的、蓝的、黑的,密密麻麻的笔记令潘新宇颇为惊叹,再加上张老师知识渊博,谈吐风趣,治学严谨,带班有方,在为师之路上艰难摸索的潘新宇很快就成为他忠实的粉丝。不过那时拜师听课并不普遍。更多时候,潘新宇都是“偷”翻张老师的教案、作业批改,张老师跟师生谈话时,她也在旁边竖着耳朵听,暗暗揣摩,“偷师学艺”。

如今,潘新宇,已经是十九中高中语文教研组长了,也从偷学艺的徒弟成为接受学校正式聘书的导师,已经带出了四代弟子。但她永远不会忘记语文组的那些老教师们:李贺平、王国顺、任建民……这些温厚的长者都给了她莫大帮助,令她受益至今。

现在的十九中,新老教师收徒拜师也已经成为一项常规制度。导师倾囊相授,弟子潜心学习,每年都要通过赛课等方式对青年教师的成长进行检验。师生之间,师兄弟、姐妹之间互相推门听课,邀约听课,随时随地教研交流已经成为常态。每周一下午备课组教研时,大家都会争先恐后地交流自己的看法设计等,成为美德的不再是谦虚,而是贡献心得,让同伴有所收获。

更珍贵的是,每学年结束时,上届备课组,尤其是高三备课组都会把一年来的各种教学资料整理打包交给下一届,下一届则会在实践中,对资料优化整合,这样,经过代代积累,就形成了可操作性极强,又特别适合十九中学生特点的教学资源库。正因为如此,学校的年轻人成长很快,余昆仑老师被选拔为市教研员,王婵婵老师获得市优质课一等奖,朱昱华、聂云、李秀娟等教师在教研共同体的各种比赛活动中都获得优异成绩。

十九中的语文课堂不仅在教室内,而是大到整个校园,再延伸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语文组的每位老师都有强烈的人文情怀、社会责任感,读书更是他们的共同爱好,大家交流体会,互荐好书,是十九中一道靓丽的文化风景。60年校庆的解说词,运动会气势磅礴的条幅对联等,锦心妙手,字字珠玑,各种校园文化建设都活跃着语文老师的身影。也正因为如此,十九中的学生也锻炼出了极强的写作能力,2016年一举拿下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决赛一等奖,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新作文大赛决赛特等奖,在2017年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河南赛区决赛中,十九中有77名学生闯入全国决赛,是郑州市进入决赛学生最多的学校,成柳醇获得河南赛区决赛特等奖的第一名。

真正的教育在于唤醒

清晨的阳光穿过斑驳的树枝,洒在十九中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而十九中的门卫师傅,已经习惯看到一个每天都会第一个出现在校门口的身影。他,就是高一六班班主任吴祥辉。

在他的带领下,高一六班的学生们也早早地就在充满激情的晨读中开始了一天的学习生活。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吴祥辉的理念就是宽严相济,民主公正,希望培养学生自觉、主动、激情、理性的内在品质,不仅仅立足于高中三年,更是基于学生终身的发展考虑。

在吴祥辉眼中,班主任是一个班的灵魂,一个好的班主任要用乐观、务实的工作作风感染学生,要用自己的热情和激情去激发学生。

其实刚刚接班时,学生们的读书状态并不是这样。他们低着头,默默哼读;看着课本,两眼无神。吴祥辉认为,一个班级出现问题并不可怕,重要的是班主任的应对策略,教育其实就是唤醒、激励和触动。

于是,他全力以赴提升学生们的读书热情。他给学生播放上一届学生激情读书的视频,讲述学长学姐的励志故事;树立激情晨读的榜样,进行“最佳投入者”评比;每天通过微信给家长们发送孩子读书的激情视频,形成了强大的家校教育合力……学生们开始兴奋起来,乐此不疲。

如今,学生们已经不需要提醒,前一天晚上规划好第二天的读书内容,每天610就已经开始自觉激情读书。每一个清晨都沐浴在激情的氛围中,令人神清气爽,倍感欣慰。

“不思故有惑,不问故无知,不求故无得。”这是六班同学内心深处共同的认识。走进六班的每一节课,你会惊喜地发现,学生可以坐着听,可以站着听,不仅形式上不拘一格,思想上更不禁锢学生,学生在课堂上是完全开放的,听不懂可以随时举手和老师进行交流,班内讨论问题的现象更是火热。你能经常看到教室里、走廊里学生下课对老师穷追不舍问问题的场景;能经常看到课间学生拿着书偷瞄老师在不在办公室的场景;更能看到下午大课间、第三节晚自习结束教室里讨论问题,热血沸腾,以至于忘记吃饭、忘记回寝室的场景……

“这个班的学生,勤学好问,活泼幽默,充满了求知热情。做他们的老师我感到很轻松,也很幸福。”“六班的孩子们思维活跃,肯下功夫,学习积极性高,不仅课堂高效,课下也会抓紧分秒时间主动找我解决困难疑惑,这同时也是对我们老师的鞭策。”在不少任课老师眼中,六班是一个充满激情的团队。由于学生们的热情,老师们更加敬业,经常牺牲空闲时间进班无偿辅导。“师生在融洽的关系中共同进步,老师教得开心,学生学得起劲,考试自然也考得满意。孩子们正在实现一个又一个突破。”吴祥辉笑着说。

从花儿朵朵唱向星空

201610月,从四面八方赶来的十九中校友们欢聚一堂,共同庆祝母校六十年华诞。最后一个节目,由老校友“花儿朵朵文工团”和高中部星空合唱团共同带来的《花儿朵朵》、校歌《我心飞扬》震撼了全场,跨越历史的两代人交相辉映、再奏华章,传承了合唱团的精神内涵,带给在场观众无限的感怀,也引发了全场校友万人大合唱的动人场面。

其实,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就火遍了河南的十九中“花儿朵朵文工团”正是星空合唱团的前身。当时,十九中这支浩浩荡荡的演出队伍,首演于黄委会大礼堂,以其规模宏大、气势壮观、巧妙编排震撼了全场观众,引起了大轰动,成为学校文艺的一枝独秀,从此闻名全市。

经历了五十多年的岁月沉积,合唱团的精神不曾因岁月流逝而褪色,而是历久弥新。2016827日,第七届“音乐桥”世界合唱比赛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落下帷幕,十九中44名学生组成的星空合唱团在欧洲音乐中心一举拿下国际大奖。

近年来,星空合唱团坚持从普通同学中纳新,学校中许许多多热爱音乐的学子在合唱团找到了自信,提升了自我,获得了成功。

赵雪颖,2016年中国新丝路模特大赛河南赛区总决赛季军、中国新丝路模特大赛全国60强,郑州学校星级学生社团“风雅”礼仪社社长;郭家宝,2016年第二届中韩国际音乐大赛银奖、“鲍德温”杯钢琴大赛银奖、“真情北京”钢琴大赛金奖、郑州市中小学生美育活动独奏项目一等奖获得者,学校团总支书记,阿卡贝拉清唱团团长,改编版《我喜欢你》的词作者之一和钢琴伴奏……

在星空合唱团,这样的“名人”不胜枚举。近年来,十九中也有近百名学子被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等著名高校的音乐专业录取,从此迎来了更加辉煌的人生。仰望星空,是一种追寻理想的姿态,也是星空合唱团的由来,正是这种仰望星空的精神,让郑州十九中群星璀璨。

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一段段温暖的回忆。这些,只是发生在十九中校园里的一些小片段,但却诉说着十九中每一位教育者的理想,那就是——潜下心来,做最朴实的教育。

这里没有变幻莫测的神秘理念,没有花样翻新的空洞追求,更没有一丝的浮躁、功利与折腾。这里只有这样的一群人,他们崇尚实干,默默耕耘,勇于攀登。或许,这也正是十九中近年来一年一个新台阶、软硬件迅猛发展、社会声誉连年提升的真正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