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郑州市第十九高级中学网站

  • 校园精神:仰望星空 崇尚实干
  • 理念:发展教育
  • 校训:诚毅朴雅
  • 培养目标:健康 健美 健全 高雅 高贵 高尚
校本课程

名师论课堂之《叩问课堂》

作者:jwchu发布日期:2007-12-20

语文组 潘新宇

 

     最近,读周国平的《教育的七条箴言》,深感震撼,在此以这七条箴言与各位同仁共勉,并以其为准则,来叩问我们的课堂。

第一条箴言:教育即生长,生长就是目的,在生长之外别无目的。

“教育即生长”言简意赅地道出了教育的本义,就是要使每个人的天性和与生俱来的能力得到健康生长,而不是把外面的东西例如知识灌输进一个容器。因此,智育是要发展好奇心和理性思考的能力,而不是灌输知识;德育是要鼓励崇高的精神追求,而不是灌输规范;美育是要培育丰富的灵魂,而不是灌输技艺。

那么,以第一条箴言为准则来反躬自省,我对自己提出了第一重叩问:在教学中,我的第一目标是什么?是现实的功利还是长远的发展;在课堂上,我的第一职则应是什么?是传递知识还是激励思考;在课堂气氛上,最应被强调的是什么? 是细节的规范还是整体的和谐?

第二条箴言:儿童不是尚未长成的大人,儿童期有其自身的内在价值。

  用外部功利目的规范教育,无视生长本身的价值,就使教育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使儿童为未来的成人生活做好准备。而实际上教育所能成就的最大功德是给孩子一个幸福而又有意义的童年,以此为他们幸福而有意义的一生创造良好的基础。然而,今天的普遍情形是,整个成人世界纷纷把自己渺小的功利目标强加给孩子,驱赶他们到功利战场上拼搏。

由此二问我的课堂,做为人文色彩最为浓郁的语文课,我的教学在传递信息时,是否也在传递着意义?我的课堂,能否让心灵快乐成长,让情感尽情流淌,让个性自由张扬?我的课堂能否让学生摆脱物化,体会到作为一个真正学习者的幸福。

第三条箴言: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摆脱现实的奴役,而非适应现实。

  人在社会上生活,当然有适应现实的必要,但这不该是教育的主要目的。学习不是为了适应外界,而是为了丰富自己。学习不是“为人”而是“为已”。学习是为了发展个人内在的精神能力,从而在外部现实面前获得自由,一种内在的自由。凭借这种内在的自由,这种独立人格和独立思考的能力,那些优秀的灵魂和头脑对于改变人类社会的现实发生了伟大的作用。教育就应该为促进内在自由、产生优秀的灵魂和头脑创造条件。如果只是适应现实,要教育做什么!

三问课堂,应试是不可更改的现实,高考是难以逾越的天堑,那么是否就可以用“存在即合理”为理由,放弃衡量课堂的另一条准绳?

第四条箴言:最重要的教育原则是不要爱惜时间,要浪费时间

  真是惊世骇俗之论,此话出自卢梭之口,如果说教育即生长,那么,教育的使命就应该是为生长提供最好的环境。什么是最好的环境?第一是自由的时间,第二是好的老师。在希腊文中,学校一词的意思就是闲暇。在希腊人看来,学生必须有充裕的时间体验和沉思,才能自由地发展其心智能力。卢梭还为自己辩护说:“误用光阴比虚掷光阴损失更大,教育错了的儿童比未受教育的儿童离智慧更远。”

这一条简直是对课堂的拷问,如果我精心筹备的45分钟,到头来对学生来说,只是虚掷甚至是误导,那么,我们所谓的敬业岂不成了“毁人不倦”,教师工作的意义和价值又将何在呢?所以,怎样安排教与学的时间才是正确的呢?

  第五条箴言:忘记了课堂上所学的一切,剩下的才是教育

  这是爱因斯坦的名言,知识的细节是很容易忘记的,一旦需要它们,又是很容易在书中查到的。所以,把精力放在记住知识的细节,既吃力又无价值。假定你把课堂上所学的这些东西全忘记了,如果结果是什么也没有剩下,那就意味着白受了教育。而那个应该剩下的配称为教育的东西,就是完全渗透入的身心的原理,一种智力活动的习惯,一种充满学问和想象力的生活方式,就是独立思考和判断的总体能力。

这条箴言我早已熟知并铭记在心。是的,我的课堂要经得起各种检验,学生的、同行的、领导的、考试的、测验的,但是,最关键的问题是,能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在将来,在信息被遗忘之后,知识还在吗?在知识遗忘之后,智慧还在吗?

  第六条箴言:大学应是大师云集之地,让青年在大师的熏陶下生长。读到这一条,我才长吁一口气,幸好,我不是大学教师,不必要求自己成为大师。

  第七条箴言:教师应该把学生看作目的而不是手段。

教育要修复迷失的人性,可是,实际情况是,我们自己却常常迷失在现实的各种纷繁里。那么,问题是,我的课堂能否超越现实,更超越自我呢?

七条箴言叩问课堂,问的是为师者的智慧和良知,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课堂。七条箴言,都出自大师之口,是周国平最欣赏的七点教育理念,也是我们都认可的教育基本准则,它们,直指事物的本质,既简明如神谕,又朴素如常识,既是常识,就不该只悬挂理想的遥远天际,而应实践于我们的言行。既为教师,与其保持一种遥望天际的姿态,不如去趟出一条理想之路。请记住鲁迅的话: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