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郑州市第十九高级中学网站

  • 校园精神:仰望星空 崇尚实干
  • 理念:发展教育
  • 校训:诚毅朴雅
  • 培养目标:健康 健美 健全 高雅 高贵 高尚
课题研究

如何立身为一位可持续发展的教师李丽

发布日期:2007-11-22

如何立身为一位可持续发展的教师

数学组  李丽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作这一个调查,研究教师的教育经验和教育效果之间有什么联系?结果发现:在刚走上工作岗位的五年之内,教龄与教学效果是成正比的,曲线呈上升趋势;第5年至第8年普遍出现了一个平稳的发展趋势;8年以后,教师群体逐渐出现分化。一部分人通过再学习、再创造,广泛吸收先进的教改信息和经验,不断得到多种理论的支撑力量,焕发出一种持久的探究精神,积极主动地进行实践,有意识地用思想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品位,逐步成为所谓“学者型”教师。一部分人满足于已经取得的经验与成绩,进取心明显不如以前,逐步成为 “拉磨型”教师。“拉磨型”教师,它主要是教师凭借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就书本讲书本,知识不更新,方法不改变,又不善于思考与总结, 总在一种机械重复的圈子里循环。沿着这条路,许多教师从黑发到白发,但经验无几,成绩平平,汗水与成果不成比例, 按部就班,亦步亦趋, 累了学生,也苦了自己。这项调查的结论,提醒我们中青年教师关注自身发展的危机, 只有保持积极进取的心态、在学科专业上用心积累、不断地去创新突破自己,才能避免自己成为单一的教学机器.

在现代社会的公众教育意识中,人们视教师为社会的基石、支柱,以此比喻他们在社会发展中的基础作用和支撑作用,因为教师培养人的智慧和道德,不仅使个体成长和成熟起来,而且通过个人的发展,使得国家、民族乃至人类文明得以绵延不断。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人的可持续发展,而教师的可持续发展是人力资源开发的能动力量,是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保证。那么,针对教师的内在的素养和理念,如何成为一位可持续发展的教师呢?

首先,教师的持续发展要求教师学会学习。学会学习,首先要有获取知识的渴望心理。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拥有源源不断的“水源”。知识的储备越丰厚,产生新思想的可能性就越大,创造力就越强。学会学习,还要善于学习获取知识的方法和认知策略,自我调控学习过程。提高基础学力是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学会学习,更要注重借助现代教育技术的功能。现代教育技术,尤其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给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重大变革,每一位教师掌握一定的现代教育技术已是非常必然与迫切。

其次,教师可持续发展的实质和核心是其创造素质的长久发展。创造能力不仅表现为对新理论、新技术的发明,而且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更是一种人格特征、一种精神状态,是人的综合素质的具体体现。只有富有创造精神的教师才能勇于开拓创造教育,只有创造性的教师才能培养创造性的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模范。教师自身的创造性表现为:,既善于将教育现象进行因素分析,又善于整合;既有改进教学现状的欲望和思想,又讲究方法技巧;既合理继承、广泛吸取同道的成功经验,又敏于发现问题,不盲从,自创新路,有独到的见解;,既敢想人所未想,对已有结论提出质疑,又敢做人所未做,善于建设能反映教学特征的新程式;既坚信个人的创造潜能和坚持力,又注重与他人协作。

教师可持续发展要求教师学会反思,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教师的成长 = 经验+反思。反思能力是指教师在职业活动中,不断地对自我及教学进行积极、主动的设计、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在教师成长的不同阶段,反思指向也存在不同。新手期的教师可以将对自身教学技能的反思作为切入点;适应期的教师反思的重点应是自身的教学策略;成熟期的教师反思的焦点可以指向自身的教学理念。

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一个人一贫如洗,对别人决不能慷慨解囊。凡是不能自我发展、自我培养和自我教育的人,同样也不能发展、培养、教育别人。教师只有先受教育,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教育别人"。

当教师具备了内在发展素质,又如何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实现教师的可持续性发展呢?

实现教师持续的专业发展意识与专业发展能力,教学研究应成为教师的一种职业生活方式.学校是教学研究院,教室、办公室就是研究室,老师就是研究员,突出老师在经验中学习,在行动中研究,在反思中提高。教学研究与教师日常教学工作融为一体,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新问题,取得新经验、新认识。他们不再仅仅是教研活动的被动参加者,而成为校本学科教研的设计者、实施者和评价者。校本教研”就是要“唤醒”教师沉睡的研究意识,使教师获得一种生命的升华。

1、教师层面校本研究应基于实际教学中的问题:发现教学中的问题→设想一个解决的办法→教学中实施这个办法→调查并收集数据对实际效果进行评估→在评估的基础上发现新的问题,准备下一个问题的研究。可以围绕个别班级的问题开展;可以合作行动研究:可以进行校际研究:围绕学校的共性问题或学校的发展进行。“问题解决”往往不能一蹴而就,即便问题得到较好的解决,新的问题又会产生,因此,校本教研就不会结束;也正是基于这种辨证的发展,教师的进步也就不会终结,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就必然会不断的提高。

2、实践反思是校本教研的基础和核心――杜威指出:“反思是对经验进行重构或重组,使之增加经验的意义并增强指导后续经验方向的能力。”教师将"教学"与"学习"相结合对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行为、教学艺术等进行思索与修正,要求教师善于捕捉教学亮点,勤于总结教学经验,每周写一篇教学札记,及时记录教学心得,坚持经常化、制度化。 苏霍姆林斯基说:“我建议每一位教师都来写教育日记。教育日记并不是什么对它提出某些格式要求的官方文献,而是一种个人的随笔记录,在日常工作中就可以记。这些记录是思考和创造的源泉。那种连续记了10年、20年甚至30年的教师日记,是一笔巨大的财富。每一位勤于思考的教师,都有他自己的体系、自己的教育学修养。”以“我的课程故事”与“我与学生的故事”为载体,及时记录自己的教学成败、启示和顿悟,记录自己实施课程改革的心路历程,使教学反思逐渐成为教师的自觉行为,成为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内驱力。从这种意义上说,教师的研究是“过去的我”与“现在的我”进行交流,是对“旧我”的改造和超越,教学相长。学生促使我学得多一点,学得深一点。

3、同伴互助是校本教研的标志和灵魂。互助合作是教师群体专业化发展和教学改革深化的有力保证。提倡教师之间的对话、合作和互动。通过同伴互助,加强教师之间的专业切磋、协调和合作,分享经验,互相学习,共同成长。

4、专业引领是校本教研深化的关键和支撑,培养研究型老师群体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我想作为老师本人主要应注意三点:一是向大师学习;二是沉下心去读几本好书或一部分好的文章;三是注意同上级教研人员、科研人员保持一定的联系,有利于开阔教师视野,推动理论学习,校本和跨校的学科教研具有交流的基础,推动具有改进效果的方案得到发展与应用。

5、形成研究型校园文化,建立学习型组织是校本教研持续发展的源泉与动力。“工作即研究”、“成果即成长”、“学习着、研究着、快乐着”,“学懂的做好它,做好的写出来”,“经验中学习、行动中研究、反思中提高”。问题会诊、教师与骨干教师对话,充分体现学术民主,求同存异,鼓励创新,在实践与摸索中实现信息交换、经验分享、深度会谈和专题研讨。

可持续发展要求教师必须转变自己的知识观、学习观,转变自己在知识传递方面的角色态度和行为方式,塑造新的职业形象和职业信念。使教师从传统的单一“专科教学”发展为具有综合能力的教师;这样的老师人格完善、学识渊博、教艺精湛、业绩超群,有很强的影响力、感召力、亲和力和创造力。能够引发全体教师对自身发展的思考,清晰专业成长对教师职业价值的重要意义,生发出自主追求可持续发展的热情和活力。